学校主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5内蒙古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及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04-30  点击:[]

四、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

【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数、生源结构情况,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招生选拔机制,以及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

在招生情况方面,学位点研究生的选拔采用普通招考。考生要符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考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复试(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考查、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学术水平考查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并进行外国语能力测试。为保证生源质量,学位点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加大宣传、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名校老师推荐等。本年度报考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为183人,实际录取为41人,招录比例为22.4%。生源大多来自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区内学校。考生生源充足且质量良好。

(二)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思政、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生党建工作等情况】

学位点认真贯彻《内蒙古大学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意见》,围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成长需要和培养侧重点,按照十大育人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本年度学位点有1名教师入选第三批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学位点现有辅导员1名,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管理等发挥重要作用。学位点本年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座2次。学位点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本年度通过牧区地方病防治、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专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学位的党支部从思想建设、学风建设、活动方式以及加强积极分子培养等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课程教学

【本学位点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教材建设情况】

学位点所有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每门课程按照统一模式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学时饱满。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详见表4)。学位点根据内蒙古地区发展实际,开设了牧区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等特色专业课程。本年度学位点有1名教师获得首届内蒙古大学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职称)

专业必修课

社会工作理论

3/48

3

1

刘强(讲师)

民族社会工作

2/32

2

1

张群(教授)

社会政策

2/32

2

1

赵宝海(讲师)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2/32

2

1

吕霄红(讲师)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3/48

3

2

乌云毕力格(副教授)

社会工作伦理

2/32

2

2

孙丽敏(讲师)

专业选修课

牧区社会工作

2/32

2

2

哈斯额尔敦(副教授)

多元文化专题研究

2/32

2

1

王鹏(讲师)

社会保障制度

2/32

2

1

娜荷芽(讲师)

社区工作专题研究

2/32

2

2

李娟(副教授)

 

学位点建立了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将评教工作深入推进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采用微信群等通信手段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领导还随机听取学位点课堂教学,召开教师座谈会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导师指导

【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情况,行业产业导师选聘,研究生双导师制情况,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

基于有利于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原则,学位点认真履行研究生导师遴选材料审核和评审推荐的职责。研究生院每年对导师进行岗位培训,强化导师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意识。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重要内容,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年度评议、师德师风状况调研、师德师风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师风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在行业导师方面,本年度选聘1名行业导师。学位点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内蒙古大学教师师德失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文件对导师进行管理,强化导师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意识,实施导师年审制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学位点从未出现过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

(五)实践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包括制度保证、经费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情况等】

学位点根据全国社会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制定了详细的专业实习实践计划。学位点本年度新建立了3个实践实训基地,签约基地学生均不超过4/届。学位点有专门的实习经费保障学生800小时的专业实习,本年度为学生提供实习经费10万元,人均2200元。学生在实习活动结束后均上交了内容完整、与社工专业实习相符的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影像或录音等资料。在社会服务方面,学位点通过牧区地方病防治、社会治理创新、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专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本年度专硕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六)学术交流

【研究生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基本情况,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学位点与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一桥大学、蒙古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等学府在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研究等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本年度学位点邀请了中国社科院郝时远、中山大学周大鸣等国内知名学者开设讲座3场。学位点还承办了第二届边疆地区社会工作论坛,论坛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古学斌、中央民族大学任国英等6位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知名专家开展线上讲座。学位点研究生踊跃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有4人次参加各种工作坊及实务培训班,有7人考取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有2人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七)论文质量

【体现本专业学位特点的学位论文类型(如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的情况。本学位点学位论文在各类论文抽检、评审中的情况和论文质量分析】

学位点硕士论文主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议题,围绕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项目设计与评估、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研究论文等三个方向开展应用性研究,部分学位论文重在聚焦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热点议题研究,亦有部分针对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研究等。本年度学位点将全部定稿论文送至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评审,研究生院亦按照一定比例抽取论文盲审,盲审合格者方可进行正式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合格率为 100%。结合研究内容与评审答辩反馈意见,学位论文整体质量较高,达到了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数学位论文均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有效政策措施建议,行业应用价值明显。

(八)质量保证

【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分流淘汰机制等情况】

在管理机构方面,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管理规范、治学态度严谨,从招生计划、学籍管理、教学运行、实践教学、学术交流到论文选题、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均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学位点依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日常运作,有教学秘书1名。本学位点的招生、考试、教学、实习、答辩等各种档案门类清楚,材料齐全,各种教学计划有序运行。

(九)学风建设

【本学位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情况,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情况】

学位点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将学风建设作为学位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学位点认真组织学位点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学风建设等文件精神并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本年度学位点未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十)管理服务

【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建立情况,在学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情况等】

在管理机构方面,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管理规范、治学态度严谨、从招生计划、学籍管理、教学运行、实践教学、学术交流到论文选题、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均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学院为学位点设立了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目前有专职人员3名。

在学生服务方面,学位点坚持实行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育人方针,保障实现全方位育人,将研究生权益保护工作贯穿研究生科研和生活全过程。学位点设有1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调查,本年度在学研究生对学院管理服务满意度为92.47%

(十一)就业发展

【本学位点人才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建立情况,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发布情况,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在就业方面,学位点非常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发展情况。针对本学科的学科和学制特点,学院从入学伊始就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发展方面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端正的就业态度。学位点本年度聘请相关教师进行免费的考公辅导讲座,为旨在考公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为了让学生迅速把握各种就业机会,学院指派专人采集就业信息并利用微信平台实时发布本专业领域相关就业信息。在学院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下,本年度已毕业的202134名学生初次就业率为52.94%,毕业生多在区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文章内容导航: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上一条:6内蒙古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及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下一条:4内蒙古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及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关闭

版权所有(C) 2005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 保留所有权
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大学西路235号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  010021  E_mail:ndgs@imu.edu.cn  
  蒙ICP16002391号-1

研究生院 研究生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