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条件
(一)培养领域及特色
【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领域及特色简介】
学位点紧密结合自治区特点,以发展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中心,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培育民族地区英日俄口笔译高端翻译人才。学位点紧紧围绕专业方向规划,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项目接轨、为翻译实践储备人才的专项型翻译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内蒙古农牧特产推介、特色文化输出、旅游景点对外宣传、大型能源化工产业等相结合,开设出“内蒙古文化外译”、“非物质遗产项目笔译坊”、“中国古典文学俄译评析”、“俄罗斯法律法规翻译”、“中俄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中俄传媒翻译”等课程和工作坊,满足自治区和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
【骨干教师及师资队伍规模、结构情况,导师队伍结构和总体规模、专任教师及行业教师情况】
2021年度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一)专任教师队伍结构 |
专业技术职务 |
合计 |
35岁 及以下 |
36至 45岁 |
46至 55岁 |
56至 60岁 |
61岁 及以上 |
博士学位人数 |
具有境外经历人数 |
博导 人数 |
硕导 人数 |
正高级 |
12 |
0 |
0 |
9 |
3 |
0 |
10 |
10 |
2 |
9 |
副高级 |
28 |
0 |
10 |
12 |
6 |
0 |
13 |
20 |
0 |
26 |
其他 |
11 |
5 |
6 |
0 |
0 |
0 |
11 |
6 |
0 |
2 |
总计 |
51 |
5 |
16 |
21 |
9 |
0 |
34 |
46 |
2 |
37 |
学缘 结构 |
最高学位获得单位(人数最多的5所) |
内蒙古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大学 |
南开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人数及比例 |
14(27.4%) |
6(11.8%) |
2(3.9%) |
2(3.9%) |
2(3.9%) |
生师比 |
在校博士生数 |
0 |
在校硕士生数 |
107 |
专任教师生师比 |
0 |
研究生导师生师比 |
2.89 |
|
|
|
|
|
|
|
|
|
|
|
|
|
|
|
|
|
|
现有行业导师13名,其中2名就职高校外事部门,1名在日本九州大学,其他10名均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和语言服务公司。
(三)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主要应用性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著作及获奖情况】
学位点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人工智能翻译平台设计及其在《英汉互译》教学中的应用”和“人工智能在英汉互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重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展开人才培养。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度外语专项2项。获批内蒙古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3门课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2项;自治区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厅年度全区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研究项目1项、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教改项目重点、一般课题等共6项。首批校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项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CSSCI(集刊)1篇,国外学术期刊14篇,其他学术期刊2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2本。获得首届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一等奖1项,副高组优秀奖1项。
(四)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学位点通过申请立项的方式,设立案例开发引导资金,鼓励任课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案例教学成果,开发采编教学案例。2021年新开发专用教学案例3篇,内容以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翻译和企事业单位应用翻译为主,新增《中国古代元朝科技史》中译英案例库建设、《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日汉翻译,筹备财经类畅销书《六个I创新》英译中、《蒙古法典研究》日汉翻译等案例库建设。依据自主开发采编的本土案例,择优选送特色教学案例,参加全国性翻译硕士教学研讨会进行交流。继续筹建学院案例库建设整体分为两大板块:“教师翻译实践案例”和“学生翻译实践案例”,累计翻译量约200 余万字的文字翻译材料,视频及音频翻译材料。翻译案例库建设具有一定搜索功能,建立翻译语料库,拟实施政、产、学、研各方资源全面对接,围绕翻译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核心要素,即案例库框架设计、标准设立、共享机制、编写要求、评价体系等,充分发挥经典翻译案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重点工作有案例库建设思路、翻译技术案例库教学、日/俄/英汉互译案例编写,翻译课程案例(库)编写的内容、标准、规范性等方面和建库经验。校外行业导师开设《科技翻译》和《外贸翻译》专业选修课,参加学生实践答辩,参与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学位点与区内外外事部门和翻译公司已建立实习实践基地7家,新增意向合作基地2个(内蒙古尚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翻译中心和今朝外国语学校多语翻译中心)。内蒙古尚贤教育科技公司翻译中心联合实训基地建成后着手翻译《我们的领袖》一书;今朝外国语学校多语翻译中心联合实训基地建成后进行英日俄德法等材料的翻译,为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新时代翻译专业人才提供了平台基础。
(五)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覆盖面等情况】
学位点按照“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内蒙古大学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内蒙古大学助学金管理办法”和“内蒙古大学三助一辅岗位管理办法”、《外国语学院学生奖助学金管理工作条例(试行)》等进行评奖评优。本年度获国家奖学金5人,共计10万元;自治区奖学金5人,共计5万元;自治区学业奖学金137名,共计109.6万元;丸山奖学金4人,共计0.8万元;共计151人获得奖学金,占获奖总人数比例75%,总计奖学金金额125.4万元。学院研究生各项助学金资助情况:总资助人数为98人,专业硕士共获资助56人,其中特别困难13人,比较困难18人,一般困难25人,共资助22.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