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条件
(一)培养领域及特色
【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领域及特色简介】
本学位点人才培养专注于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公共医疗机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非盈利组织等领域。立足内蒙古,服务民族地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培养能够掌握政府治理基本原理、政府运行过程、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师资队伍
【骨干教师及师资队伍规模、结构情况,导师队伍结构和总体规模、专任教师及行业教师情况】
本学位点现有骨干教师4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3%。
校内专职导师32人,其中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突贡专家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自治区科技英才2人,6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现有行业教师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人,占比70%。
(三)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主要应用性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著作及获奖情况】
本学位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到账经费83万元;获批包括教育部科研项目在内的省部级项目7项,到账经费37万元。教师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31篇。其中,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辑刊》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科研成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4项。
(四)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工作,2016年成立了“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与研发中心”,积极开展提升MPA案例教学质量的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学位点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创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活动:多途径促进MPA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完善案例教学与研发中心建设、建立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案例库、举办内蒙古自治区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出版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案例专著、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内蒙古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廉政研究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学位点建有五个实习实训基地,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受新冠疫情大环境影响,与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MPA研究生的工作开展尚不充分。
(五)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覆盖面等情况】
本学位点形成了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度。为规范研究生奖学金评审行为,保证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依章开展,确保评审质量和评审结果的权威性,学位点以《内蒙古大学奖助学金工作条例》(内大发〔2021〕37号)《内蒙古大学研究生笹川良一优秀青年奖学金评选办法》《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丸山奖学金评选办法》《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办法》《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自治区奖学金管理办法》为依据,制定了符合实际需求且操作性较强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细则》。
2021年,学院组织三个团队参加华北地区案例大赛,每队2名指导老师和4名队员(学硕1名+MPA3名),每队资助3千元调研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