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务贡献
【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
(一)与媒体合作开展媒介融合研究,为媒体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合作,结合当前媒体现实需要,开展媒介融合发展研究,推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应用价值,已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认识及思路》项目所采纳,助力政府部门提升治理能力。《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两会”期间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发稿情况统计分析》数据详实,分析合理,相关成果已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采纳,为媒体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委派教师就报台合并工作进行调研,完成《关于兴安盟、阿拉善盟、乌海市报台合并工作前期调研情况的汇报》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采纳,并被吴振清副部长批示。
(二)共建“产学研”实习实践平台,将理论创新与传播实践有机结合
依托“部校共建”机制,深度整合政府与媒体资源,打通高校与政府、媒体之间的合作通道,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内蒙古日报社、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产教协同育人基地。深度参与媒体各项活动,以“寻根红色新闻”为主题,走进红色新闻现场,追寻红色历史,组织策划新闻报道,在传播主流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挥大数据舆情智库作用,助力政府部门提升治理能力
开展内蒙古地区舆情监测与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传媒发展与社会治理发挥智库作用。2021年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提供调研报告、咨询报告、新闻阅评等20余项。
(四)组织重大主题新闻报道专题,营造积极健康舆论氛围
2021年组织策划并实施了“百年红色新闻事业寻根之旅”“青山依旧在精神永相传——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五四青年节新华社重点社办报刊进校园活动”“2021范长江行动云采访内蒙古行——走进敕勒川草原”等专题报道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引导舆论,传播主流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