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3内蒙古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及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04-30  点击:[]

三、基本条件

(一)培养方向

【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方向一:信号与信息处理

研究领域包括:智能信息检测与处理、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一是围绕当前及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网络演进,开展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自适应编码调制、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MIMO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协同传输技术、D2D技术等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传输技术。二是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为依托,开展人脸检测、物体检测、智能机器人、交通目标识别与跟踪、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牧食行为识别、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及分析等研究。

方向二: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领域包括: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信息处理、无线通信与网络。

一是“草食家畜智慧养殖”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成果产业化,主要研究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应用中的信息处理和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与应用平台,面向奶业生产、牛羊业数字化精准养殖与装备研发等“智慧畜牧业”领域的信息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产业化应用。二是围绕当前及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网络演进,开展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包括无线传输技术、微波光子技术、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无线通信应用开发等。

(二)师资队伍

【各培养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要师资队伍情况、导师队伍结构和总体规模】

学院现已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梯队结构较合理,能适应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良好师资队伍。具有专任教师27人,生师比3.15: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0.3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4人,其中正高职称1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7.04%;具有境外经历人数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3.33%。具有研究生导师23人,导师生师比3.70:1。具体师资情况如下表。

(一)各培养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学科方向名称

项目

姓名

年龄

职称

代表性学术成果

信号与信息处理

带头人

刘洋

40

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规模MIMO系统分布式信源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2021.01-2024.12

Yang   Liu, J. Chai, Y. Zhang, et al., Low-complexity neural network based DOA   estimation for wideband signals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2021

Yang   Liu, Y. Li, X. Cheng, et al., Low-complexity and fast-convergence linear   precoding based on modified SOR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2020

学术骨干

1

张颖慧

39

教授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培育项目,面向5G高速移动应用场景的高性能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2021.01-2023.12,主持

Y.   Zhang, Y. Lian, Y. Liu, Q. Zhang, M. Jin and T. Qiu, "Energy-Efficient   Multi-Antenna Hybrid Block Diagonalization Precoding and Combining for MmWave   Massive Multi-User MIMO System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21

Y.   Zhang, Y. Mu, Y. Liu, T. Zhang and Y. Qian, "Deep Learning-Based   Beamspace Channel Estimation in mm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in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20

2

王志慧

48

教授

A multi-faceted   adaptive image fusion algorithm using a multi-wavelet-based matching measure   in the PCNN doma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mage retrieval system based on block color moments and   GLC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wavelet Image Fusion System Based on RF5 Framework

3

翁智

43

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维度特征融合的奶牛面部识别算法研究与应用,619660262020/01-2023/1240万元

Weng   Zhi,Meng Fansheng,Fan Longzhen,et al.The Facial Recognition Method of the Cow   Based on the Improved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J].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2020,127(SI):33-34.

Weng   Zhi,Zheng Yan,Zhang Yong et al. Research on Key Frame Extraction Method for   Cow Face Video Under Multi-view[J].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2021,128(SI):67-68.

4

张晖

38

副教授

Vessel   fusion tracking with dual-frequency high frequence surface wave radar and   calibrated by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Multi-Feature   Maximum Likelihood Association with Space-borne SAR,HFSWR and AIS

地波雷达与自动识别系统目标点迹最优关联算法

5

范道尔吉

41

副教授

Fan   DaoerjiGuanglai GaoWu Huijuan. Sub-word based Mongolian   Offline Handwriting Recognition[C]. ICDAR2019,2019.

开放词汇蒙古文手写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01-2021/12,38万,主持

基于二维字素分割的蒙古文形近字手写识别研究,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20/01-2022/1210万,主持


学科方向名称

项目

姓名

年龄

职称

代表性学术成果

通信与信息

系统

带头人

孙锴

46

教授

K. Sun, J. Wu, W. Huang, H. Zhang, H. Hsieh, C. M.   Leung, “Uplin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HetNets with non-uniform user   distribu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69, no. 7, pp.   7518-7530, July 2020.

K. Sun, J. Yu, Wei Huang, H. Zhang, Victor C. M. Leung,   “A multi-attribute handover algorithm for QoS enhancement in ultra dense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70, no. 5, pp. 4557-4568, May   2021.

Y. Li, K. Sun, and L. Cai Lin, “Cooperativ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ith network coding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   17, no. 1, pp.296-309, Jan. 2018.

学术骨干

1

王树彬

50

教授

Minghao Wang, Shubin Wang*, Bowen Zhang, APTEEN   routing protocol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s and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d Hoc Networks, 2020, 102:1-7

Bowen Zhang, Shubin Wang*, Minghao Wang, Area double   cluster head APTEEN routing protocol-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2020, 1:1-16

 Jingtao Du, Shubin Wang*, Bowen Zhang,Vehicle   density and signal to noise ratio based broadcast backoff algorithm for   VANETs, Ad Hoc Networks, 2020, 99 :1-6

2

黄威

43

副教授

Y. Zhang, K. Sun, X. Gao, Wei Huang*, H. Zhang,   “Load balancing and user associa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The 2021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Madrid, Spain, 7-11 Dec. 2021,   pp. 1-6

Wei Huang, K. Sun, K. An, L. Zhang, and H. Zhang, “A   novel sens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power lines”, 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JOAM), vol. 16, no. 5-6, pp. 574-578, May-June 2014

M. Wu, Wei Huang*, K. Sun, H. Zhang, “A DQN-based   handover management for SDN-enabled ultra-dense networks,” 2020 IEEE 92nd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2020-Fall), Victoria, BC, Canada, Nov.   18- Dec. 16, 2020, pp. 1-6

3

魏永峰

42

副教授

 Yongfeng Wei, Chaowei   Yuan, Shanguo Huang, Xinlu Gao, Jing Zhou, Xi Han, Wanyi Gu. “Optical true   time-delay for two-dimensional phased array antennas using compact fiber   grating prism,”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1(10), 100606-100609, 2013

Yongfeng Wei, Shanguo Huang, Xinlu Gao, Chao Gao, Qian   Wang, Wanyi Gu. “Programmable RF Photonic Phase Shifters Based on FD-OP for   Optically Controlled Beamforming,”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2014.11

Yongfeng Wei, Shanguo Huang, Kai Sun, Qian Wang, Chao   Gao, Wanyi Gu, “Broadband and tunable RF photonic phase shifter based on   optical SSB modulation and FBG filtering,” OPTIK, 2015.10

4

韩丁

40

副教授

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内蒙古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及智慧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编号:2021ZD0019-4,内蒙古科技厅,2021.07-2024.06205

主持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农牧局阿尔巴斯绒山羊种质资源鉴定保护及绒山羊天然放牧大数据决策预警管控系统平台(二期)项目,编号:002100412021.09-2023.08165

主持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农牧局阿尔巴斯绒山羊智慧示范牧场及数据汇总中心建设项目,编号:002100232021.10-2023.0995

5

郑志强

39

副教授

Zhiqiang Zheng, Yuhe Wang, Zhi   Weng. Thyroid Nodule Feature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Global Channel   Feature Extraction,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2021,   128(S3): 68-69.

Zhiqiang ZhengYongxin LiuHaiwen YuanQiusheng Wang. Distributed 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Scheme for Abrupt and Incipient Faults in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2012,10(3):623-631.

Zhiqiang ZhengHaiwen YuanQiusheng   WangHaibin Yuan. A fault   detection scheme for a class of distributed discrete-time nonlinear systems   with abrupt and incipient fault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34 (4): 499-506, 2011

 

 

 

 

(二)主要师资队伍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35岁及以下

3645

4655

5660

61岁及以上

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境外经历人数

博导人数

硕导人数

正高级

10

0

4

4

2

0

6

6

1

10

副高级

14

0

10

3

1

0

10

2

0

13

其他

3

1

1

1

0

0

3

1

0

0

总计

27

1

15

8

3

0

19

9

1

23

学缘结构

最高学位获得单位

(人数最多的 5 )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北大学

东南大学

人数及比例

518.5%

27.41%

27.41%

27.41%

13.70%

生师比

在校博士生数

0

在校硕士生数

85

专任教师生师比

3.15:1

研究生导师生师比

3.70:1













(三)导师队伍

学科方向1

通信与信息系统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类别

最高学位

本单位工作年限

年均课时数

主要研究方向

是否第一学科

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任职

其他情况简介

1

孙锴

46

正高级

硕导

博士

19

208

无线通信与网络;移动互联与物联网

内蒙古通信学会

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

2

白凤山

58

正高级

硕导

硕士

36

96

无线传感网络;移动互联与物联网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通信学会副理事长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 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3

王树彬

50

正高级

博导

博士

25

64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018-2022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2项。

4

李全虎

59

正高级

硕导

学士

 

160

无线传感器网

;物联网

 

5

程晓东

54

副高级

硕导

硕士

28

160

物联网技术应用

 

6

雷雪梅

49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19

208

移动互联网

主持国家基金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7

黄威

43

副高级

硕导

硕士

18

160

无线通信与网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

8

魏永峰

42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15

144

无线通信技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1 项。

9

张永亮

36

正高级

硕导

博士

8

160

天线技术

主持国家基金2 项,内蒙基金2 项,内蒙古科技技术攻关项目子课题 1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

10

韩丁

40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14

208

农牧业物联网技术

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基金3项,出版专著1部,专利授权 7项,获软件著作权 4 项。

11

郑志强

39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9

160

农牧业物联网技术

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1 项。

学科方向2

信号与信息处理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类别

最高

学位

本单位工作年限

年均课时数

主要研究方向

是否第一学科

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任职

其他情况简介

1

刘洋

40

正高级

硕导

博士

14

160

数字信号处理、信息检测与处理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与电子科学委员会理事

内蒙古自治区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IEEE ComSoc MemberIEEESPS Membe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2

王志慧

48

正高级

硕导

博士

20

192

图像处理理论及技术;机器视觉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主持内蒙古教育厅项目1项。

3

周润景

56

正高级

硕导

硕士

26

128

信息检测与处理

多次获得电子工业出版社优秀作者奖以及内蒙古大学教学成果奖,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50 多部。

4

翁智

43

正高级

硕导

硕士

18

64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自治区科技技术攻关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5

张颖慧

39

正高级

硕导

博士

14

144

数字信号处理;

信息检测与处理

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出版著作1 部。

6

张晖

39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5

120

信息检测与处

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 4 项自然资源部海洋第一研究所横向项目。

7

戴呼和

39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4

160

智能信号处理

从事军用测试装备集成电路芯片 100%国产化及 PXI 总线仪器国产化相关关键技术研究。

8

赵艳杰

59

副高级

硕导

学士

39

160

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

 

9

范道尔

41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15

192

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软件著作权1 项,发表论文 3 篇。

10

王鑫

40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4

160

超材料功能器件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

11

王俊林

40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4

160

超材料天线与传感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内蒙古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

12

齐志远

53

副高级

硕导

博士

12

144

信息检测与处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项。


(三)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主要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著作及获奖情况】

2021年,学位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培育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项,纵向科研经费共353万元;获批横向项目4项,横向经费272.85万元。2021年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经费285万元;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项,经费161.5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12篇,包括IEEE TVTIEEE ICCWCNC等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著作10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四)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平台情况】

可用于培养研究生的主要仪器设备、软件共108//件,仪器设备总值1772.5万元,实验室面积1018.06 m2

1.内蒙古自治区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于2008年经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成立,围绕通信技术、能源化工、智慧畜牧业等领域进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特色研究。

2.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于200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本科与研究生实验教学。

3.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开发应用平台

2019年投资建设的科研平台,主要面向教师与研究生开展5G6G通信技术的毫米波宽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五)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覆盖面等情况】

学位点有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学校制订了《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奖实施细则(试行)》、《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暂行规定》相关政策文件,学位点制定了《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办法实施细则和办法》。2021年,在校192021级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合计80人,其中32人获各类奖学金,获奖比例为40%,合计金额28.2万;助学金实现100%全覆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文章内容导航: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上一条:4内蒙古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及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下一条:2内蒙古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及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关闭

版权所有(C) 2005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 保留所有权
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大学西路235号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  010021  E_mail:ndgs@imu.edu.cn  
  蒙ICP16002391号-1

研究生院 研究生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