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深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做法

发布时间:2018-03-19 浏览量:

    我国正处在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工程研究生教育也正处在“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重要发展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累计授予工程硕士学位80余万人。工程专业学位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的任务繁重而迫切。工程教指委依靠全体院校,立德树人,砥砺奋进,在深综改中取得了以下进展。

  一、丰富立德树人内涵,推进《工程伦理》课程建设

  针对已实行十几年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出现的内容与现实要求相脱节等问题,工程教指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培养特色,首次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必修课,首次明确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的学分制要求,并将专业实践纳入必修环节。

  工程教指委组织编写出版了《工程伦理》教材,6000余册教材供不应求。新增 “工程全球化中的工程伦理”章节的第二版教材正抓紧编写。各院校积极参加师资培训与教学研讨,来自200余所院校的670余位一线教师接受了教学培训,已有几十个院校开展了《工程伦理》教学。在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社会责任和工程伦理的教育。

  二、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工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至关重要。工程教指委探索出“点对点”和“点对面”的联合培养模式。“点对点”是指单个院校与单个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工作;“点对面”是指依托一个研发单位,面向区域企业和相关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工程教指委相继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评选出108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点对点”联合培养基地;二是组织出版《产教结合、协同育人》一书,积极推介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三是组织西部院校实地调研广东省重点企业,促进了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四是首次认定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为“点对面”的开放性联合培养基地,该基地与几十所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400余名,服务佛山地区企业200余家;五是与石药集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打造面向制药领域全体院校的联合培养基地。

  三、问路改革“深水区”,深化工程教育综合改革

  开展培养工程博士试点工作五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培养经验。工程教指委及时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首次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招生选拔、知识能力素质、学位论文、质量监督与保障等要求。

  工程硕士设有40个工程领域,规定性很强,同时存在着工程博士与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不一致等问题。工程教指委提出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方案,内容主要有,一是将领域归并为若干个专业学位类别,类别包括工程博士和工程硕士;二是抓大放小,国家对类别授权和管理;三是院校按一定程序和要求,自主设置培养领域,主动服务产业需求。

  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创建由我国主导的研究生层次的工程教育认证和国际互认体系日渐迫切。石油等领域教育认证获得新突破,发挥“第三方”作用,引导院校改进培养工作正稳步推进。

  四、倡导混合教学模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为形成工程专业学位的教学特色,工程教指委向全体院校发出倡议。一是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反映工程科技成果;二是改进教学方式手段,积极推进教学创新;三是加强在线课程建设,丰富优质资源共享。初步实现了以线上与线下、理论与案例、课堂与实训、校内教师与行企专家相结合为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已建成的工程硕士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上,几十个院校和企业的100余门工程类课程上线教学,在线学习人数达80余万人次,其中《工程伦理》的学习人数达1万余人次。工程教指委积极推动工程视频案例库的建设工作,电子与通信等12个工程领域和《工程伦理》课程先行先试,150余个视频案例已基本完成制作。

  五、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引导院校投身综合改革

  以上工作都是工程专业学位教育中的 “硬骨头”,其中专业类别调整优化等触及到培养的体制机制,是深综改中的“深水区”。工程教指委坚持“三个重视”和“三个做到”,即重视顶层设计,做到统筹协调;重视难点问题,做到不避困难;重视推动落实,做到以点带面,并确定2015-2016年度为深综改的启动年,2016-2017年度为深综改的推进年,采取了课题研究结合教改项目、加强会议研讨交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方式,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引导院校投身改革。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教指委将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深入推进深综改各项工作,为开创中国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